过度解读的“度”在哪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1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14:41

  新近,看到“不要过度解读”的呼吁有点猛烈。李安希望不要过度解读《少年派》,陆川希望不要过度解读《王的盛宴》,冯小刚也让大伙嘴下留情,不要过度解读《一九四二》,他直言不讳地说道:“有时候对一个东西的过度解读,对中国电影危害特别大……我永远都是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它没那么大作用。就像《让子弹飞》上映时,其实我问过姜文,他说是有隐喻,但绝对没有后来人们说的那么多。大家不至于要把中国电影往死里整吧,所以不要过度解读,让以后的导演抓住一好题材的时候,不令审查部门如临大敌,我觉得这是对中国电影一个善意的态度。”  冯小刚的这番话说出了担忧所在——解读来解读去,不要解读到“审查部门”敏感神经由此绷紧。万一观众的随意“影评”被人借题发挥,将莫须有的“微言大义”落实到铁板钉钉,不但导演的电影理想会落空,更惨的是巨资投入将会付诸东流。所以,他劝诫大伙要有一个“善意的态度”。  不过,电影美学与观众心理学自有其内在的逻辑。一部电影究竟给观众带来怎样的观感,那是由不得导演的。就像一部戏剧或小说的诞生,阐释意义的主动权就转移到了观众和读者手中。所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谓“易学家看到的是经,道学家看到的是淫,才子看到的是缠绵,*家看到的是排满”(鲁迅说《红楼梦》之解读)。各花入各眼,是符合审美规律的。好的文艺作品,恰恰是因为“形象大于思想”。或许作者一开始是想表达比较单纯的意图,但是鉴于艺术形象塑造的规律,一旦艺术形象被塑造成功,其所承载的寓意就很可能变得不再单纯。事实上,寓意越丰富,艺术价值就越高,有时往往超出作者自己的想象。  这说的是“艺术价值”,而文艺作品还有“社会价值”。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卷帙浩繁,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被恩格斯誉为“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是“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这就超越了文学价值,涵盖了历史价值、民俗价值等。而当年的热血青年,因为一部小说或电影,投奔*的事例,更是所在多有。文艺的伟大作用,除了认识作用之外,还可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助力。欧洲的文艺复兴就造成了欧洲古典文化的繁荣,冲破了神学的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的发展营造了民主的学术空气,涌现了一大批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造就了“一个从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出了巨人的巨人时代。”  我说以上这些话,并不是想抬高李安、陆川、冯小刚的作品价值;我只是想说,假如有人从2000多年前的《王的盛宴》中看到今日王朝的影子,假如有人透过《一九四二》的灾荒看到20年后的灾荒,假如有人把《少年派》解读到完全超出中李安本人的想象,那么,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如一位影评者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孟加拉虎’,也都有一个‘少年派’,关于善恶的取舍,只在你愿意看到什么……电影的魅力正在于此。”一部电影,如果让人产生联想,甚或反思,它的触角越多,不是越有价值么?有哪位作家和导演,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丰富地阐释和解读呢?假如撇开形而下的“审查”,就形而上的一般艺术规律而言,导演们会说出“把中国电影往死里整”的话么?芸芸众生的口水,就能影响一部电影的生死命运——假如是这样的“审查制度”,你还是不要求观众给你“善意”,还是求审查者给你“常识待遇”吧。  没有人能够划定过度解读的“度”在哪儿,可以划定的,是我们的电影制度,包括审查制度。与其追究“过度”,不如反思“制度”。(刘巽达)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