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九年,会稽山下,曲水流觞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翻译为: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出自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选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文章主旨:

文章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了作者生死无常的感叹。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亭集序

热心网友

曲水流觞 = 【流觞曲水】成语:

【流】使动词,让某某流动起来。【觞】是漆制的酒杯(盛酒);【曲水】是弯曲(环曲)的水道。

成语意思是把盛满美酒的漆制酒杯,放入弯曲、回环的水流中,任其缓缓飘流。等到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需要引杯喝酒,并且朗诵诗歌文章。这是古代文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出自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的第一段。正确的文字顺序是【流觞曲水】。《兰亭集序》原文的第一段的节选如下,这个成语的上下文句都在里面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大致翻译: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木,修长的绿竹。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来小溪流水作流觞曲水的娱乐游戏,大家排列坐在曲水的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我们一边喝点酒,一边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那幽深内藏的情感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