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1:39
鲁迅与胡适看王国维:惺惺相惜之情
在《鲁迅全集》中,提到王国维者有5处。其中最早是发表在1922年11月6日《晨报副刊》上的《不懂的音译》。在此文中,鲁迅对王国维的国学研究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等到1928年1月,有关所谓“大内档案”被罗振玉卖给日本人事一时沸沸扬扬,鲁迅有感于罗振玉的行为和国人的一些反应,又写了《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文章对罗振玉给予了辛辣的嘲讽,并顺便拿王国维与他进行对比:“独有王国维已经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是老实人。但他的感喟,却往往和罗振玉一鼻孔出气,虽然所出的气,有真假之分。所以他被弄成夹广告的Sandwich,是常有的事,因为他老实到像火腿一般。”大概是由于此时王国维已经投水自尽的缘故,鲁迅一再说他是老实人,因为那些更应该为晚清效忠的人却一个也没有自尽。不过,有些奇怪的是对于王国维去世,鲁迅什么也没说!那时的鲁迅正在广州,刚刚亲眼目睹大*和大*的鲁迅大概忙于准备和许广平一起离开,来不及对王国维之死写点什么。不过,从他后来对其他自杀者以及有关社会*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出鲁迅的态度。在就三十年代女电影明星阮玲玉自杀一事所写的杂文《论“人言可畏”》中,鲁迅这样说:“至于阮玲玉的自杀,我并不想为她辩护。我是不赞成自杀,自己也不预备自杀的。但我之不预备自杀,不是不屑,却因为不能。凡有谁自杀了,现在总要是受一通强毅的评论家的呵斥,阮玲玉当然也不在例外。然而我想,自杀其实是不很容易,决没有我们不预备自杀的人们所渺视的那么轻而易举的。”在评价另一位女性——秦理斋夫人自杀一事时,鲁迅又这样说:“人固然生存,但为的是进化;也不妨受苦,但为的是解除将来的一切苦;更应该战斗,但为的是改革。责别人的自杀者,一面责人,一面正也应该向驱人于自杀之途的环境挑战,进攻。”诚然,王国维自杀的原因与鲁迅所谈的两位女性不同,但鲁迅的看法依然值得我们重视,他的上述观点其实已大致显示出,如果他对王国维自杀发表意见,应该是什么内容。
在鲁迅心目中,大概认为与他隔(钱塘)江而望的这个老乡终究是一个悲剧人物。等到1936年鲁迅自己就要离开人世之时,他应该更能理解王国维当年内心的绝望,终于流露出和王国维一样的情绪。这在他的《死》中有鲜明的表现,还有他的《女吊》:“假使半夜之后,在薄暗中,远处隐约着一位这样的粉面朱唇……她两肩微耸,四顾,倾听,似惊,似喜,似怒,终于发出悲哀的声音,慢慢地唱道:‘……呵呀,苦呀,天哪……’”毫无疑问,在内心深处,他们对人生的理解与感触是相同复相通的——只因为骨子里他们都是诗人。
鲁迅与王国维,其*思想立场自然有很大差异,但是1927年的社会动荡特别是*在广州的“清党”大*以及北洋军阀在北京的大*,使他们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怖,也对所谓的“*”产生了极度的排斥。如果说王国维作为“保皇党”有这样的反应可以理解,那么鲁迅在《小杂感》中写下这样的文字就不由人不感到震撼:“*的被杀于反*的。反*的被杀于*的。不*的或当作*的被杀于反*的,或当作反*的被杀于*的,或并不当作什么而被杀于*的或反*的。*,革*,革革*,革革……”一个一直把“*”看作历史进步标志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评价?联想到前面梁启超的感受,也许可看出那个时代的中国文人所流露出的悲凉之感,其实是相通的。
此外,鲁迅提到王国维的其他三次都与鲁迅自己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有关,一次是对王国维的《红楼梦》研究有不同看法,因王国维不同意所谓的“自叙”说,故鲁迅举胡适的研究成果以为反证。其他两次则一为与郑振铎争论《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问题,一为向胡适推荐有关《西游记》的研究资料,提到了王国维编的《曲录》。这两次都可看出鲁迅对王国维观点和研究成果的重视。总之,无论鲁迅认为王国维在*上幼稚还是认为王国维的某些学术观点有问题,他对王国维的学识和人格还是非常敬重的。
至于胡适对王国维的评价,可以从下面的几则记录看出:
1917年胡适从美国留学7年后回国,就在上海, 他在《归国杂感》中说:近几年的学术界“文学书内,只有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很好的”,足见王国维著作给他的深刻印象。
1922年4月15日,胡适在日记中记有:“读王国维先生译的法国伯希和一文,为他加上标点。此文甚好。”8月28日,胡适又在日记中写道:“现今的中国学术界真凋敝零落极了。旧式学者只剩王国维、罗振玉、叶德辉、章炳麟四人;其次则半新半旧的过渡学者,也只有梁启超和我们几个人。内中章炳麟是在学术上已半僵化了,罗与叶没有条理系统,只有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