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山水画,水墨画鉴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3:52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15:40

山水画乃是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敬仰与热爱。作为国人,我们理应好好欣赏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那么如何才能很好的欣赏中国的山水画呢?我想我们可以在古代名人谢赫的笔中寻找答案。

谢赫是南朝时期著名的画家,曾著有《古画品录》一书,书中提到了欣赏山水画需要从六个方面来进行。后人为他总结为“品画六法”。我们也不要咬文嚼字了,通俗的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就是要看整幅作品的气韵。我们说一个人的精气神代表着一个人的外在形象。那么对于一幅画来说也是如此。整体看上去大气磅礴,一气呵成就说明这幅画气韵充足。

我们拿北宋时期著名画家范宽的《雪山萧寺图》来说,整幅画主要描绘的是萧寺隐藏在雪天的树林中若隐若现。虽然没有过多的进行修饰,但是从画的顶端一直到画的底端都不乏行云流水的线条勾勒。说明这幅画绝对是一气呵成的,整体看上去不仅清新脱俗,还能给人以顺滑的感觉。

其次是要看作品的笔墨用法。笔墨用法最能显示出画家的笔功。通过毛笔去勾勒不同的线条来体现画中的高山、树林以及房屋建筑。笔功强劲的画家勾勒出来的形象更加*真,所以作品的好坏还要看画家的笔墨用法是否得体。

我们还可以拿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来说,相信这幅作品大家都不陌生,画家黄公望用不同的笔墨勾勒出山林、高山、悬崖、湖泊、房屋、人物等等,非常*真。不仅从气韵上了得,在笔墨的用法上也属上乘。

欣赏山水画的方法还有很多,总之在看的同时还要用心去感受,这样才能感触更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15:41

重意境,轻形绘。

中国的艺术发展总体上来看来是和中国思想一样的道路。而国外艺术发展前更多的是注重对事物的真实描绘。根深中国人脑袋中的思想主要就是道的平衡。如果说外国美术发展是从对事物精准描绘和反应,而中国美术发展则是对创作人的心性和当时的感触描绘。

中国山水画其为国画的一个分支。无论什么画国画中的最重要一笔就是留白。也许很多人听过,单单只是为了好看么?实则结合中国阴阳思想就明白了。由于我们很长一段时期使用的是水墨画,留白就成了阴阳调和的重点,使得整个画面趋于平衡中庸。这点其实和国外素描中黑白灰的理论差不多。

从整体上来讲美术作品的欣赏最先看也是最直观的就是观察其构图,通过对构图的理解在去细致思考画中的景物景色。山水画中,我们从很多作品中可以感受下,是否大部分都是大川大河,云海弥漫,再配以老树枯藤人影昏昏,我们的山水画多大体现的是一种意境或者气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根据一幅画就能理解一句文言文的诗词。哪怕没上过学也是一样,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

这并不代表山水画没有技法可言。山水画的技法很多流派很多种类,哪种好却说不清没有准则。在刚学习国画时候,我的老师就告诉我们国画是谁都能画的,并不一定需要非常深厚的美术功底。入门容易精进难。这些年已经很少在拿起笔认真的画一幅作品了,但对国画的思考却有了新的认识。国画就是在用意境去体会创作者的心*受。

山水画是让你感受它的意境,而不是去看它成画的技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15:41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我国民族文化所特有的。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精髓和悠久历史内涵,例如“天人合一”的思想等等。它不以简单或直接再现自然景观为目的,而是通过画作展现画家的宇宙观和审美趋向,其中不仅包含画家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与艺术修养,更是画家对自然的感受借助笔墨这种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加以表达的结果。它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就是所谓的“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这与以再现自然景观为目的的西画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欣赏中国山水画,不能简单的以“像不像”为准则,而是要求欣赏者有比较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艺术方面的修养。但是,就绘画艺术本身的规律而言,两千多年来,人们还是取得了一些公认的准则。我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判定标准,对也许会有些帮助。画分“三品” 古人对于山水画最早分为“三品”:神品、妙品和能品,还有人将此“三品”又各分三等。夏文彦的解释是“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绝,敷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朱景真则认为,“‘三品’之上更增逸品”,有人附议(王休复)。也有人认为逸品不应与神、妙、能“三品”放在一起品评(张彦远)。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我个人以为,夏文彦关于神、妙、能“三品”的解释,已经勾画了一个比较适合中国民族审美心理的欣赏山水画的标准。谢赫“六法” 从技术层面上作鉴赏,则大多以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为指南。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造型能力)、“随类赋彩”(设色能力)、“经营位置”(构图能力)和“传移模写”(继承能力)。并且,他认为,“气韵必在生知”。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也说,“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以气韵为第一者,乃鉴赏家言,非作家法也”。也就是说,大家一致认为,一幅画的气韵是决定其优劣的最重要的因素。当然,关于气韵的由来也不能宿命化。董其昌没有像谢赫那样把话说绝。他在“气韵不可学”的论断之后,为画家们指出了一条曲径通幽之路:“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是说,画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值得提及的另一条广为画界所接受的经验之谈,即“远观其势、近观其质”。我们欣赏一幅山水画,首先,在远处审阅它的气势如何。然后站在近处查看画中用笔是否挺拔有力、皴法是否富有表现力、用墨是否五色聚生,以及是否满足前面画论对于一幅好画所阐述的要求。气象、笔墨、韵味 今人论画,更有新意。当代大画家陆俨少在其著作《山水刍议》中说:“一幅画的好坏,要从它的气象、笔墨、韵味这三个方面衡量。这三点如果达到较高的标准,就是好画。否则就不是好画。”另外,陆俨少强调“画忌平”。气韵、含蓄、笔墨、丰厚、大气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则提出“气”、“含”、“北”、“风(丰)”、“大”等五个方面。就是说,一张好画必须气韵灵动、画面含蓄、笔墨遒劲、内容丰富、气势宏大。还有画家提出再加上“有所创新”。这些都是对前人的发展。山水十二忌 在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时,该画不可有元代饶自然在《绘宗十二忌》中总结的“布置迫塞”、“远近不分”、“山无气脉”、“水无源流”、“境无夷险”、“路无出入”、“石止一面”、“树少四枝”、“人物佝偻”、“楼阁错杂”、“滃淡失宜”和“点染无法”等毛病或瑕疵。饶自然的这12条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已为画界所采纳。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尚有虚实、浓淡、主次、聚散、留白、透气等等。不过,对于欣赏者来说,略显专业了一些。以后有机会再与大家一起讨论。(龙耀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15:42

一幅好的作品的确不需要你去教人家如何欣赏,我读画有自己的标准,大致说来分四个方面,一看笔墨功力,二看构图张发,三看立意意境,四看生活情趣。很挑剔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15:43

个人修养,特别是文学修养永远是第一位的,胸有文采,品自高。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