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00:41
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是佳-蒙古陆和西伯利亚陆台之间的碰撞造山带,它宽达300km,延长约3000km,由鄂霍次克海的乌达海湾向西南延伸到中蒙古(图4.6)。据俄罗斯学者研究,造山带的组成包括大洋组分(蛇绿岩碎块、玄武岩、浊积岩、硅质岩和硅泥质沉积);动物化石证明其时代为泥盆纪和早石炭世,而在东部还有晚古生代、三叠纪和早侏罗世,也可能存在早古生代和里菲期的岩石。这个带在上黑龙江地区中断约200km,其西端尖灭于中蒙古。蒙古鄂霍次克带一方面占据中亚古生代造山带的轴部位置,另一方面与西太平洋中生代增生造山带紧密相关。
4.2.3.1 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的组成地块
在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内划分出沿走向延伸达几百千米的多个透镜状地块(图4.6),按其成分和构造可分出主要由浊积岩组成和主要由大洋岩石(包括岛弧碎片)组成的两种类型增生楔地块,属于前者的有杭爱-达乌利雅地块和乌尼亚-保穆斯克和乌尔班地块;属于后者的有阿根和加拉姆地块。大部分地块*成碎块,碎裂地块之间相离几百千米,或不止一次在平面上相互联合。这被解释为是由于沿蒙古-鄂霍次克带的大规模(几百千米)水平移动所造成的。
(1)杭爱-达乌尔地块
杭爱-达乌尔地块位于蒙古国北部,由杭爱和肯特-达乌尔二岩片组成,它们被阿根地块岩石的窄带所分开。地块由复杂变形的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深水复理石沉积组成,还有少量硅质岩、碧玉、安山岩和安山玄武岩岩层,在剖面上部有砾岩。在肯特-达乌尔岩片上,还有下二叠统-下三叠统的浅水海相砂岩、粉砂岩和砾岩。在蒙古地区,上志留-下泥盆统沉积物下伏为蛇绿岩,查明其成分为洋脊型玄武岩和席状岩墙群,其上的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岩层形成增生楔。
(2)乌尼亚-保穆斯克地块
乌尼亚-保穆斯克地块,相当Б.A.纳塔林(1993)的兰斯克和乌尼亚-保穆斯克复理石地块,分布在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东段北缘,其特征是随着远离陆块(克拉通),由老的沉积不间断地变换为较年青的,即泥盆石炭纪岩层向南被二叠纪、然后是三叠纪、早、中侏罗世岩层替换。与主要的复理石沉积一起,还存在玄武岩、深水硅质岩和硅泥质岩,以及含植物碎屑的浅水砾岩和砂岩沉积。看来是构造地混合在一个剖面上,其特征是具有几十米大小的砂岩、粉砂岩、石灰岩岩块的滑塌堆积,岩块中含寒武纪和志留纪化石。
乌尼亚-保穆斯克地块近东西走向,向东与北东走向的加拉姆地块块断相连接。地块构造受加拉姆地块阻挡,而从前无疑是连续向东的。这种关系被解释为沿右旋平移断层运动,这最可能是中生代末发生的。加拉姆地块原来位于现在位置的北东100~150km处。
图4.6 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构造略图(据Л.М.Парфеновидр.,1999;Yu.A.Zorin,1999)
(3)乌尔班地块
乌尔班地块位于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东部,它主要由上三叠和下-中侏罗统浊积岩组成,与少量中侏罗统硅质岩、变玄武岩构造地混合,其特征总的说来是由南向北,较老的沉积变换为较新的沉积。运动分析证明它向南迁移。
(4)阿根地块
阿根地块在蒙古-鄂霍次克带的大部分地方可追索到。由三个岩片组成:鄂嫩岩片和吐库伦格尔岩片在走向上相距200km(在上黑龙江地区),向东延续为尼兰岩片。鄂嫩岩片在东后贝加尔地区呈“∑”状,证明沿蒙古-鄂霍次克带存在规模达100km的左旋平移断层。地块主要由绿色变质片岩组成,其成分主要是玄武岩,硅泥质岩和石灰岩。蛇绿岩碎块的特征是超基性岩、辉长岩和英云闪长岩。已知有蓝闪片岩发现(Н.Л.多布列佐夫等,1998),岩石的时代还不清楚。在吐库伦格尔岩片上发现早-中泥盆世的珊瑚,因此认为所有的变质杂岩都属于志留-泥盆纪(Г.Л.基里洛娃,1979)。在鄂嫩岩片上也划分出含动物化石的下-中泥盆统火山-硅质片岩。与此同时,大部分变质片岩(鄂嫩组和库林达组)时代都被归于晚前寒武纪,因为在碳酸盐岩石中发现了藻灰结核和катаграфия。一些地质学者认为鄂嫩岩组与含动物化石的泥盆系的构造形式不同,但在鄂嫩岩片中部进行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证实这些岩组与含动物化石的泥盆系构造上是一致的(1997)。
在鄂嫩岩片上,东后贝加尔地区也见有含动物化石的上泥盆统、下-中石炭统,主要是浅水海相碎屑沉积-砂岩、粉砂岩、细砾岩、砾岩,较少的流纹岩、英安岩及凝灰岩(4000~4500m);它们不整合地产在鄂嫩岩组及下-中泥盆统之上。下二叠统的海相浅水碎屑岩沉积不整合地产在石炭纪沉积及鄂嫩岩组之上。剖面最上部是上三叠统海相沉积(2000m),它不整合地覆盖在下-中石炭统岩层之上。还在这里查明了不间断地上二叠统-三叠系剖面,岩性是砂岩、粉砂岩、硅质岩和玄武岩(达4000m),它们组成的被断裂围限的岩块,近等轴状(120km×150km),自西边与东后贝加尔的“∑”状褶皱带相邻。这个岩块的名称是阿克沙-伊林地块,可能是像早先推测的的地块,但是不排除它加入了阿根增生楔;而更上部发现的上泥盆统、石炭系和下二叠统很厚的浅水岩层属弧前盆地堆积。在东后贝加尔南部下-中泥盆统碳酸盐岩层分布地区发现早二叠世特提斯纺锤 ,有利于证明在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形成增生楔的结论。
对鄂嫩岩片上晚古生代巴什基尔期、莫斯科期和晚二叠世岩石的古地磁研究(Xuetal.,1997)表明,鄂嫩岛弧当时的位置距蒙古-华北古陆较近,而距西伯利亚陆台较远。在吐库伦格尔岩片的北部,已知有产早侏罗世纺锤 和珊瑚的碳酸盐岩层。
(5)尼兰岩片
尼兰岩片包括传统划分的尼兰复背斜,由中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岩层组成,与主要的泥质、硅泥质岩层相伴的,还有绿岩化的玄武岩,以及浊积岩层。在岩片西部,中-晚古生代岩层强烈片理化及变质,伴有穹隆形成。
(6)加拉姆地块
加拉姆地块分布在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东北端,具增生楔的特征结构。它由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岩石共生组成,它们构造地联合,并不止一次地在剖面上重复:①碧玉,条带状硅质岩,硅泥质页岩,玄武岩;②具浊积岩标志的层状陆屑岩层;③含下寒武统石灰岩、硅质灰岩、硅质岩和辉绿岩岩块的滑塌堆积。二叠纪沉积是含植物化石的砾岩和砂岩,组成规模不大的以断裂为界的楔子。
与两种类型的增生楔地块一起,在蒙古-鄂霍次克带内,还出现活动陆缘的卡门地块。它由卡门组的陆相火山-沉积岩层和片麻岩状辉长岩及英云闪长岩组成,沿蒙古-鄂霍次克带北缘断续延伸达150km。根据地球化学研究,辉长岩、英云闪长岩和火山岩属俯冲带上的岩石。一些研究者认定组成地块岩石的性质为岛弧环境;然而,在卡门组剖面的底部有很厚(约1000m)形成于*环境的砾岩,砾岩层被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的分异岩群所覆盖,未发现生物化石。火山弧的时代被定为晚三叠世或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其根据是K-Ar法测定的火山岩年龄212Ma,变质年龄159.8~169.4Ma;并推测它们覆盖在南边的含化石的上三叠统沉积之上。不能排除卡门地块是位于更北面的色楞格晚古生代-早三叠世火山-深成岩带的碎块,参加到蒙古-鄂霍次克带的变形构造中。
4.2.3.2 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周缘可能与俯冲有关的岩浆弧
(1)在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周缘,存在与增生楔地块成对的岩浆弧。最明显的是在蒙古-鄂霍次克带东北边缘,包括位于鄂霍次克海乌达海湾区的乌达火山深成岩带和西延的斯塔诺夫深成岩带。乌达带主要由玄武岩和安山岩的熔岩和凝灰岩组成,它们与陆相碎屑岩互层,剖面上部是英安岩和流纹岩的熔岩和凝灰岩,它们被粗碎屑岩石(含贝里阿斯-凡兰吟期植物化石)不整合覆盖。该带的时代通常被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的K-Ar法年龄为118~176Ma。带上的侵入岩主要是花岗闪长岩,以及闪长岩、花岗岩、辉长闪长岩和辉长岩,它们的K-Ar法年龄为150~190Ma。斯塔诺夫带的岩基在岩石成分上与乌达火山深成岩带的侵入岩相似,时代通常被认为是晚侏罗世-泥欧克姆期。但是,岩浆活动开始较早,直到三叠纪,花岗岩类的个别K-Ar法年龄达200Ma。
南阿尔丹盆地平行于斯塔诺夫岩基带,在深成岩带更北边延伸,充填厚的(达5000m)侏罗系和下白垩统含煤岩层,是中生代活动陆缘的后部盆地。它位于广阔的中生代亚碱性和碱性岩浆活动区北边,但是,这些岩浆活动也是该活动陆缘后部带的组成部分。
乌达火山深成岩带和斯塔诺夫岩基带平行于蒙古-鄂霍次克带的乌尼亚-保穆斯克增生楔地块延伸。该地块的增生楔形成于晚三叠世-中侏罗世,与斯塔诺夫及乌达岩浆带同时,并伴随厚的复理石岩层堆积,它可能是弧前坳陷或深水海槽的沉积物。通常它们被看作是与一般俯冲带有关的统一的构造对。但是,当增生楔形成,且蒙古-鄂霍次克带东部大洋盆地已经关闭之后,这些晚侏罗世和泥欧克姆期的岩浆弧还在继续活动。
(2)由斯塔诺夫岩基带向西南延续,在蒙古-鄂霍次克带西段北缘划分出中石炭世-早三叠世的色楞格火山深成岩带,它在北蒙古和外贝加尔延伸2000km。该带由安山岩、粗面安山岩、英安岩、安山玄武岩、流纹岩和粗面流纹岩组成,与陆相碎屑岩互层(3500m)。深成岩岩性是花岗闪长岩、花岗岩、花岗正长岩和二长岩。与形成在俯冲带上的钠质钙碱性岩系不同,色楞格带的岩石是亚碱性的,并以K2O的高含量为特征。该带的形成结束于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的双模式碱性岩浆活动。
Л.科祖保娃等(1982)发现色楞格火山深成岩带剖面下部岩浆岩呈带状分布,具有与俯冲作用有联系的陆缘岩浆弧的特征;在其东南部,接近于蒙古-鄂霍次克带的界线处,它们是完全分异的钙碱性火山岩和深成岩,它们向北被碱性增加的岩石代替。现在,一些研究者认为该带是蒙古-鄂霍次克带界线上的活动陆缘带。色楞格火山深成岩带以南,在杭爱-达乌利雅地块内,延伸着时代相近的岩基带。这些由钙碱性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形成的岩基的地球动力学性质及与色楞格带的时间关系还不清楚。在杭爱-达乌尔地块的杭爱岩片内,花岗岩类常见于下二叠统砾岩的砾石中。更向东,在肯特-达乌尔岩片内,花岗岩类侵入石炭系中,被下三叠统沉积物覆盖。不能排除岩基和色楞格火山岩带是一个统一的陆缘岩浆弧,它们成分上的差别反映岩浆弧特征的带状性,这与向陆缘下的俯冲作用有关。
由色楞格火山深成岩带向北,在西外贝加尔分布伟晶岩的安加拉-维季姆岩基,近年测定锆石U-Pb法和Rb-Sr法资料,时代为石炭纪末和二叠纪初(320~290Ma),即与色楞格带的形成近同时。岩基的成分主要是钙碱性复杂成分的花岗岩类,它们的形成与大规模陆壳熔融有关。花岗岩形成的热源可能仅是热的地幔物质渗透。
据Yu.A.Zorin(1999)研究,在杭爱-达乌尔增生楔地块以北的色楞格-巴尔古津带上,广泛分布泥盆纪和早石炭世的花岗岩。同时,在希洛克带上发育早侏罗世钙碱性花岗岩类和晚二叠世-三叠纪的钙碱性火山岩,包括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和少量玄武岩。
(3)A.П.佐宁沙因等(1990)推测东蒙古火山-深成岩带与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共轭是与俯冲带有关。分布在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南边的火山-深成岩带由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钙碱性岩系和粗面流纹岩,亚碱性花岗岩组成。沿着它北界延伸的北戈壁坳陷,由石炭纪复理石沉积和二叠纪及早三叠世浅水海相沉积(含火山岩夹层)组成,可以认为是东蒙古岩浆弧的弧前坳陷。
向北东延伸,在滨额尔古纳河地区广泛分布文德期花岗岩类,是辉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较少的花岗岩和淡色花岗岩的岩基状岩体。它们被晚二叠世沉积不整合覆盖,并在上二叠统砾岩中发现其砾石。同时,滨额尔古纳河地区的一些花岗岩类Rb-Sr年龄为240~250Ma,按其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属于活动陆缘的花岗岩类。滨额尔古纳河地区的花岗岩类可能应该看作是东蒙古火山-深成岩带的延续。东后贝加尔的博尔集亚坳陷位于蒙古-鄂霍次克带东后贝加尔“∑”褶皱的东边,分布在蒙古的北戈壁坳陷的延续位置;坳陷内充填上二叠统海相砂-粉砂和砾岩,厚度从6000m到11000m;可能也是这个统一的活动陆缘的前弧坳陷。
(4)更向东,在滨黑龙江的黑龙江超地块东北边缘范围内,出现区域性分布的三叠纪花岗岩类,岩性为花岗岩、淡色花岗岩和白岗岩。它们被看作是与向黑龙江超地块边缘之下俯冲作用有关的俯冲带岩浆活动。
4.2.3.3 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周缘可能的被动陆缘碎块
在蒙古-鄂霍次克带周边查明了很多相当小的坳陷和地块,具有很厚的不同时代的变形沉积岩。这些坳陷和地块沿断裂与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相邻,组成被动陆缘。属于这种类型的在缝合带的北缘有舍夫利地块和库纳列依地块,在南缘有奥利多依地块,上黑龙江、东外贝加尔和布列亚坳陷。有的坳陷可能延续到造山期。
舍夫利地块与加拉姆地块为邻,由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泥盆统的碳酸盐和碎屑岩石组成(厚近9000m)。在下寒武统的成分中存在玄武岩层(厚约1500m)。
库纳列依地块是一系列线状碎块的联合,沿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西和西北边缘延伸。在蒙古境内,在地块剖面底部划分出绿片岩岩层,由砂-泥质、长石砂岩沉积物组成,含双模式火山岩及含晚里菲叠层石的石灰岩。剖面上有含文德微植石和早寒武世藻类的碳酸盐-页岩岩层,并被花岗岩侵入。其上被杂色的上奥陶统不整合覆盖。在蒙古-鄂霍次克带西缘,库纳列依地块包括巴彦洪戈尔蛇绿岩,年龄为569Ma。它形成线状延伸滑塌岩块,产于碳酸盐岩-页岩层中,并与它们同时变形。
奥利多依地块从南边与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东支相邻,由志留纪、泥盆纪和早石炭世浅水海相碳酸盐和碎屑沉积组成,厚达6000m。有很小的在图上表示不出来的中-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的成分相似的岩石见于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的南缘(在东后贝加尔地区)。
上黑龙江坳陷充填侏罗纪沉积,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奥利多依地块变形的古生代岩层之上。早-中侏罗世沉积是复杂的变形的复理石岩层(达6000m)。中-晚侏罗世沉积整合在下-中侏罗统之上,向东南,两者分布相混,并在那里不整合地覆盖黑龙江超地块的不同时代岩层。它们的岩性为砾岩、细砾岩,含泥质岩、凝灰岩夹层,含煤,厚2000~4000m,实质上是造山的产物。
东后贝加尔坳陷从东边与蒙古-鄂霍次克带东后贝加尔部分相邻,并构成黑龙江超地块的边缘。它由早-中侏罗世沉积组成,总的构造特征与上黑龙江坳陷相似。在与蒙古-鄂霍次克带的界线上,分布厚约5000m的浅水粉砂岩及砂岩,其特征是单一的线状褶皱。它们向东被中-上侏罗统陆相砾岩和砂岩(厚达7000m)代替,产状缓,不整合覆盖复杂变形的里菲和下古生代岩层,以及侵入它们的晚古生代花岗岩。
布列亚坳陷为南北走向,早中侏罗世沉积海相陆屑岩石,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沉积陆相含煤岩层。
4.2.3.4 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的构造演化
从新元古代到早寒武世,西伯利亚古陆南缘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俯冲增生作用。其后,在古陆南边(现代方位)仍然为大洋盆地。库纳列依地块上,晚奥陶世沉积不整合地覆盖新元古代蛇绿杂岩增生楔和后贝加尔地区广泛分布的早古生代岛弧杂岩都表明这个大洋的活动。岛弧被“S”形巴尔古津花岗岩类岩石侵入,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26±24Ma,386±6Ma,表明岛弧与西伯利亚陆台的碰撞作用发生在中志留世,结束于泥盆纪初。泥盆纪形成杂色陆相磨拉石(Yu.Zorinetal.,1997)。这次构造运动也使蒙古陆块群拼合为*,形成统一的含图瓦贝组合生物群的*边缘。但是,这一早古生代大洋是否为蒙古-鄂霍次克洋,是有争议的。
在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大部分范围内最老的含化石的沉积是泥盆系。杭爱、肯特、达乌尔和阿根带中广泛分布泥盆-石炭纪的大洋、岛弧杂岩和边缘海槽沉积,表明此时期蒙古-鄂霍次克洋盆的扩张。古地磁研究也表明泥盆纪时,蒙古陆块北缘的奥利多依带距西伯利亚*南缘至少在3500~4000km以上(克拉夫琴斯基等,2001)。色楞格-巴尔古津带的泥盆纪-早石炭世陆缘火山-深成岩带,表明这个时期向西伯利亚陆台之下的俯冲作用。靠近蒙古-华北古陆的鄂嫩岛弧,存在时间亦为泥盆纪-早石炭世,俯冲作用也在中石炭世之前停止。中、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在岛弧陆架之上堆积被动陆缘的海相陆屑沉积物。可能就是这次构造运动,使蒙古古陆在蒙古西部与西伯利亚陆台拼合,蒙古古陆向西伯利亚陆台之下俯冲,岩石变形,使陆壳缩短至少500~600km。在杭爱地区形成早二叠世的陆相磨拉石和花岗岩类大规模侵入活动。古生物地理学资料也表明西伯利亚型植物传播到蒙古是从二叠纪开始。在其东边则形成蒙古-鄂霍次克大洋湾。据М.И.Кузъмни等(1996)的古地磁研究,晚二叠世蒙古-鄂霍次克洋在东外贝加尔地区的宽度达3000km。
晚二叠世到早侏罗世,西伯利亚陆台南缘继续发生俯冲作用,在肯特-达乌尔带和色楞格带上发育与陆相沉积互层的钙碱性火山岩和大面积的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侵入体,K-Ar法年龄从250Ma到170Ma。而在阿根带南边的阿根-博尔集亚带形成厚逾10km的砂泥质沉积,发育河流三角洲。
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各地块被超覆和它们相互之间的“缝合”,并和其周缘构造带“缝合”的形成时间,从西到东愈来愈年轻。这与蒙古-鄂霍次克洋盆连续封闭有关。在东后贝加尔见到早侏罗世的海相复理石建造被中侏罗世的陆相磨拉石代替,与磨拉石堆积同时,发生较老岩层变形作用和钙碱性岩浆活动。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安粗岩和玄武岩与中晚侏罗世的砾岩、砂岩和粉砂岩互层产出。与火山岩同源的富钾花岗岩类和正长岩,Rb-Sr年龄在156±3Ma和173±3Ma之间(Zorin,1999)。更向东,在东经120°~132°之间,最早的盖层是晚侏罗世的陆相磨拉石,它们组成窄的(几千米)向斜,沿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的北和南界延伸。乌姆列坎奥戈镇火山-深成岩带由泥欧克姆期陆相火山岩和浅成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岩体组成,它们覆盖了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东段的南缘和黑龙江超地块的相邻界线。在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东部的边缘,覆盖和“缝合”的产物是陆相火山岩类及伴随它们的花岗岩类,时代是晚泥欧克姆期-晚白垩世。它们呈北东向延伸,覆盖加拉姆和乌尔班地块,尼兰岩片与黑龙江超地块的相邻界线。
对地质、地震和重力资料综合研究得到的地壳断面图,表明碰撞作用后期,西伯利亚陆台继续向南,沿缝合带逆冲在蒙古古陆之上(Zorin et al.,2002,2003)。
Л.И.克拉斯内依(1997)用现代红海型的拉开模式解释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的起源。但是,造山带的两边缺乏裂谷时代的被动陆缘。同时,古地磁资料表明,西伯利亚陆台在泥盆纪时差不多位于北纬50°~60°处,并向北极方向移动(佐宁沙因,1990),而黑龙江超地块在寒武纪、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初,位于接近阿尔泰-萨彦的地区。
另一些广泛流传的模式,主要是蒙古-鄂霍次克洋由于西伯利亚和黑龙江超地块相对旋转而封闭,并且自西而东连续接近,类似相合的剪刀;由石炭纪-二叠纪初从西边开始,到东边时为侏罗纪末。如果同意这些模式,那么在蒙古-鄂霍次克带东部,在相邻的西伯利亚和黑龙江超地块的边缘,洋壳需要俯冲下去差不多3000~4000km;并且在二叠纪和中生代的大部分时期,在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的边缘,俯冲带之上的岩浆弧应长期发展,但是,这里没有。沿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东段的外围仅查明侏罗纪-泥欧克姆期的乌达火山-深成岩带和斯塔诺夫深成岩浆弧。较老的岩浆弧,中石炭-早三叠世时期出现在更西的蒙古-鄂霍次克带中及西段的周缘。而且当西伯利亚*和黑龙江超地块正交相碰时,应当有碰撞花岗岩发育,但实际上不存在。相当边缘坳陷的构造,也发育的残缺不全。属于它的可能是东外贝加尔和上黑龙江坳陷,以及蒙古-鄂霍次克带东段充填上侏罗统陆相沉积的沿断裂向斜构造带。另外,西伯利亚与黑龙江超地块旋转的模式也必须使蒙古-鄂霍次克带西缘外框的构造弯曲(Ю.А.佐林,1994;A.M.C.Sengor,1996)。当这样弯曲时,应有巨大的拉张裂缝,由蒙古-鄂霍次克带西缘向外辐射。这些裂缝的时代按照佐宁沙因的模式,应当是晚石炭世-二叠纪;按照辛格的模式是三叠纪。但是,这样的裂缝在这里没有发现。
A.M.C.辛格和Б.А.纳塔林(1996)首先注意到巨大的平移变动(几百甚至几千千米)对不同时代的中亚造山带形成的决定意义。这样的位移变动发生在造山带形成的所有阶段,从开始俯冲到*岩块碰撞结束。但是,他们重新在右旋平移变动起决定作用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整个图瓦-蒙古弧沿着它们*成碎块,并从东向西连续增生到西伯利亚*上。但是,如前所述,蒙古-鄂霍次克带构造的特点证明左旋移动起决定作用。A.M.Zieglerd等(1996)推测,中亚陆块在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总的与西伯利亚面对面一起旋转运动,可能相伴发生自西向东(现代方位)持续地左旋平移变位。这样,关于志留纪、泥盆纪和早石炭世黑龙江超地块的动物化石与阿尔泰-萨彦地区相似的生物地理资料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
根据古地磁资料,在二叠纪时,西伯利亚陆台位于北纬50°~70°,并且曾相对它的现在位置反时针旋转近90°。而中朝陆块(克拉通)此时位于赤道的位置,也就是在西伯利亚西边几千千米的距离(现代坐标)。在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之南的蒙古和华北,查明了二叠纪时东西向的替换的古生物地理带性状,具有自北向南,北极区动物组合向热带动物组合过渡。特提斯纺锤蜓动物群对于近东西向的索朗克尔构造带是特征的,它分布在南蒙古边缘,并向东延伸到相邻的中国境内。为了使这个广阔地带具有西伯利亚二叠纪时的古纬度,必须顺时针旋转黑龙江地块90°,如佐宁沙因等(1990)所做。同时,不能不注意到令人可疑的古地磁资料,它们通常都被引用作为黑龙江超地块与西伯利亚在古生代末大规模迁移的证据。关于阿根地块鄂嫩岩片的中石炭统哈拉希比尔岩组和下二叠统日普和申岩组形成于相当北纬21°和32°的热带和*带的古地磁资料,与古生物地理资料是矛盾的。岩组产有北极区动物化石和安加拉植物群,其中有具年轮的木质。色楞格火山深成岩带的二叠纪古纬度,那时它分布在(位于)西伯利亚*边缘,确定为北纬21°,明显不符合当时西伯利亚位置的纬度。该作者(P.Pruner,1987)所确定的东蒙古带的二叠纪古纬度(北纬19°)同样是可疑的,如这个带产安加拉植物群。
在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形成之后,在其周边及部分造山带内,广泛出现双模式碱性岩浆活动,其时间是从西到东连续地变年轻,由晚二叠世(蒙古中部地区)到泥欧克姆期(带的东部地区)。在蒙古和后贝加尔查明了岩浆活动与裂谷作用的联系。这里广泛分布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坳陷,它们是两面和单面的地堑,充填陆相碎屑岩,以及双模式火山岩;广泛分布粗面安山岩的系列和稀有金属花岗岩。在后贝加尔裂谷中,伴随变质核的形成,它们形成伸长的线状长垣,突起成被盆地分开的隆起状;其形成发生于晚中生代的拉伸条件下,其方向是切过它们的走向,伴随有变余糜棱岩的缓倾斜带。
在俯冲作用结束和蒙古-鄂霍次克带北缘和南缘的两*块闭合以后,在海洋岩石圈中发生拆沉模式,解释为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周边的最后一次岩浆活动,被认为是合适的。我们同意这个模式,同时发生的地壳渗漏热岩流物质,使得下地壳熔融,并使上地壳拉张。所有这些作用,可能都发生在大型左旋平移变动的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