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历史沿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13:5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分钟前

越窑,其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的《茶经》,以越州命名的窑场因生产出类玉似冰的青瓷而闻名。这个窑场位于唐代天宝年间越州的七个县,即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和上虞,而非越州范围内的其他地方的窑场,即使生产类似风格的青瓷,也被视为越窑系。


越窑自东汉起,历经三国、两晋、南朝直至宋朝,绵延千年,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从东汉到三国,越窑的青瓷胎质坚实,釉层均匀,纹饰简朴。西晋时期,越窑瓷器工艺繁复,熏炉成为重要产品。东晋以后,越窑青瓷多用于日常用品,如烛台、灯等,装饰简洁。南朝时期,莲瓣纹成为主流,且有褐彩装饰。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达到鼎盛,尤其是"秘色"瓷,备受瞩目。


唐初的越窑,胎质灰白松软,晚唐时则胎质细腻,釉质如玉。五代时,胎质细腻,釉色由黄转青,装饰手法丰富,艺术风格多样。宋代,越窑开始衰落,但仍以其细腻的胎质和如冰似玉的釉色著称,受到诗人们的赞美,如顾况、孟郊等都有诗篇歌咏其美。


越窑青瓷与唐代的饮茶文化紧密相关,其美观的瓷质和釉色深受饮茶者喜爱,同时也影响了瓷器的形制。陆羽在《茶经》中高度评价了越窑青瓷,以"类玉似冰"来赞誉其美。唐代诗人如陆龟蒙的诗句,充分表达了他们对越窑青瓷的赞美。


扩展资料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因窑址在今浙江上虞、余姚、宁波等地,古时统属越州管辖,故名越窑青瓷。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自东汉开始,延续千余年,有10多道工序,从选土、拉坯、修坯、上釉到烧制,全凭手工艺人长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手感。为了保护和光大越窑青瓷传统烧制工艺,2011年5月并将其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