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17: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04:28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一统六国,带领秦国完成华夏大一统,这是何等壮烈的丰功伟绩,这次大一统封建王朝,还有由此催生的集权制和皇帝制度,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基本都是沿用于此,秦始皇是战国时期的最后赢家,秦朝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 秦国当时位列战国七雄之一,但在前中期之时,秦国的力量并不算强大,而是在后期的时候,通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尤其是商鞅的军事理念,出自《商君书·靳令》中的「 ”国贫而务战,毒输于敌,无六虱,必强。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 ”,意思就是说国家要时刻处于战争状态,如此才能强大起来,不被其他六国所欺负。后来在战国七雄之中,尤属秦国国力最强,在这之前,秦国的军事实力实在是不强,一直是被魏国压制着,似乎看不到出头之日。 说起魏国,当年的春秋时期「 ”春秋五霸”中可是没有魏国,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王室,晋国灭亡,如此才形成了战国七雄,而魏国也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在二百五十多年的战国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发展起来的国家,在战国七雄中称霸。 魏国分来的地盘并不占有优势,处于战争中心地带,周围皆有国家相邻,这实在是不利于他们的长久发展,公元前430年,魏文侯为了国家未来的发展,将都城从安邑迁都洹水,此后开始了首当其冲的变法,这可是其他六国都还没有施行的变法,俗话说「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经过魏文侯的励精图治,他还任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启用吴起,为魏国训练了一支强劲的军队等,有这样一批为国尽心尽力的文武忠臣,魏国很快就以迅猛的速度积攒实力。其实后来秦国的献公、孝公和商鞅变法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看来魏国的强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魏文侯死后,继承父业,魏武侯也毫不逊色,军事家吴起继续为魏国建立功绩,魏国凭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东征西讨,夺取楚国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为后来政治中心的东移打下基础,这彻底奠定了魏国的霸主地位。反观秦国,此时的秦国外强中干,内忧外患,原先在「 ”春秋五霸”中还担得起霸主之名,可如今也只沦得被魏国欺负的地步,魏文侯时期,魏国直接占领了秦国的河西之地。 秦简公和秦惠公都想夺回河西之地,但他们面对的是实力强劲的魏国,还是吴起带兵作战,如何能打得过,多次攻魏,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公元前3年,秦惠公带着五十万的军队要和魏国决一死战,魏国只派出了吴起带着五万的军队就大败秦军,此后秦国再没有了发动战争的实力,一蹶不振。倒不是说秦国的军事实力有多差,五十万的军队还打不过五万军队,其实这五十万的军队大部分是由农民组成的,他们没有战斗经验,也没有经过训练,败给了经过正规训练的「 ”魏武卒”也是情有可原的。 公元前385年,秦献公计划效仿魏国变法以强盛秦国,秦事实力这才恢复了一大半,国家局势基本稳定,后来有了能够与魏国一战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实力。与此同时,魏国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成为霸主虽然是一件显耀的事,但暗地里却藏着无尽的威胁。著名历史事件「 ”围魏救赵”一战中,恢复实力的秦国趁着魏国的主力军队不在,偷袭魏国,并夺得少梁,强大的魏国不可能被一下子打垮,公元前350年,魏秦国,包围秦孝公于定阳,秦国战败乞和,看来魏国的霸主地位尚且还稳定。 公元前343年,马陵之战中,齐军歼灭十多万魏军,还俘获了魏军的主帅太子申,魏军大败,让魏国从头号强国顿时沦为二流强国,而秦国和秦国此后崛起,魏国一时落败,处境很不好,而张仪、公孙衍等人的「 ”合纵连横”又让战国形势变幻莫测,曾经一直被魏国压制的秦国在战中七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里的主导是说其他六国一度惧怕秦国成为霸主,他们的合纵连横大多都是在针对秦国而制定的,三国攻秦,五国攻秦都曾有过。 历史告诉我们,六国攻秦终究还是失败了。后来魏国还发生了一件著名的历史事件,信陵君窃符救赵,这其实已经为魏国赢得了巨大的威望,但愚昧的魏王害怕信陵君的威信超过他, 所以罢免了信陵君,此后魏国再无翻身机会。信陵君死后,秦国加大对魏国的攻伐力度,魏国被打得毫无反击之力,直到被灭国。 最先变法的魏国无法持续强盛,最早成为七国中的霸主,只能是成为众矢之的,而后来居上的秦国「 ”作壁上观”,眼看齐魏、齐楚争霸,一直在专心变法,发展自己国家的实力,时机一到,迅速完成了一统六国的大业,果然政治局势总是变幻莫测,云波诡谲的,不到最后赢家,谁也不知道赢家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