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0:2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21:2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写了5种景物,分别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1、原文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3、作者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4、作品简介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寒山寺也因此诗的广为传诵而成为游览胜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21:24
在全诗连题目在内的32字中,诗人从不同角度摄取了各具特色的众多景物——枫桥,残月,栖鸦,寒霜,枫树,渔火,古刹,客船;并在此画面上配上乌鸦啼声和古寺钟声,从而委曲、含蓄地抒写了自己的愁绪。
诗的前两句缘情布景,把勾起诗人愁思的诸多景物层次分明地逐一写出。诗人在客船中愁不成眠,他也许是倚枕,也许是临窗,抬头望见一轮秋月已在下落;在这阒寂的深夜,树上的栖鸦可能因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而被惊醒,发出几声凄凉的啼鸣;夜色朦胧之中,诗人感觉到浓霜弥天,凄神寒骨。从所见(“月落”)、所闻(“乌啼”)写到所感(“霜满天”),写出了诗人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感受过程。再看那江边的枫树,经霜的树叶已成深红色,联想到昔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宋玉《招魂》)之句,不禁令人伤感;江上一灯如豆的渔火,在沉沉暗夜中闪烁着点点微光,更加触发了羁旅中的诗人孤寂的情怀。这两句诗,从布景来看,由远而近,从高到低,从描写广阔背景转而描写客舟中的不眠之人,富有纵深感与立体感;从设色来看,夜色的浓黑、月光和浓霜的银白、枫叶的暗红、渔火的昏黄,形成明与暗的组合、深与浅的交融,色调丰富而和谐;而这一切都极为自然地烘托出第二句中那个画龙点睛的“愁”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21:21
月落 ,乌啼,霜满天 渔火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21:22
1、写的是一副孤单凄凉的景色;
2、具体解释:
原诗: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赏析:
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霜花,月亮在西边的天际落下去了,偶尔听到几声乌鸦的惨叫,更加感到凄凉。松江岸边枫树下,停泊着几只渔船,劳苦了一天疲惫不堪的渔夫们和衣而眠。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这里是指的是天将破晓;乌啼:这里是指乌鸦的鸣叫;霜满天:意思是说秋霜满布,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这句诗虽然写了具体的景物,但实际是表达了作者的孤单寂寞,还有淡淡的忧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21:22
张继的枫桥夜泊主要写了月亮,乌啼,秋霜,渔火,江水等景物,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客思羁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