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4:5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22:05
中华成语中有“灯红酒绿”一成语,是形容美好的生活,古代人的夜生活喜欢在门前挂上红灯笼,叫上三俩好友,开怀畅饮,饮的是略带点绿色的酒,这一成语也是根据古代的特征形成的。宋人朱翌诗中既有“雨脚雪花方间作,灯红酒绿正争光”之句,可以为证。
很多酒友就该纳闷了,见过微黄的酒,见过红色的酒,见过透明的酒,还真没见过绿色的酒,这绿色的酒又是怎么酿出来的呢?为什么现在见不着了呢?
在两千多年前,周朝人酿酒,已经能够依据酒体形态、酒液颜色、酝酿时间、酒事用途而划分出若多种酒。《礼记·内则》在阐述酒品酒类时有这样一段话:“酒:清,白”。意思是当时的酒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清”酒,一类是“白”酒。清酒是酿造时间长,液感清澈的酒,一般呈绿色;白酒是指浑浊的酒,即汉代人通称的浊酒,一般呈乳白色,也叫白酒(切记:古代白酒与现代白酒并不是一个酒种)。
目前,我们能够发现最早的就是中国酒,是周朝战国时期的酒,距今2300余年,酒色呈绿颜色,1974年,河北中山王墓的东、西两库,分别发现了一件扁铜壶和一件圆铜壶,壶口有铜盖密封。扁壶中的酒液存有6.7公斤,呈浅翡翠绿色;圆壶中的酒液存有3公斤,呈墨绿色。
古人酿出的酒为绿色是是因为酿酒技术不成熟,酿酒时不能保证酒曲的纯净,导致制曲及酿造过程中混入了其它影响酒色的微生物,导致酒色变绿。现如今已经喝不到绿色的酒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22:06
“灯红酒绿”中的“绿”,就是绿色的意思!古代有的酒器的颜色,如翡翠一般,清凉透明,相当漂亮!一位资深考古学家在电视中解释说:这就是成语“灯红酒绿”中“绿”的颜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22:06
灯红酒绿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灯光与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一般用来形容都市或者娱乐场所夜晚的繁荣热闹景象。那等红我们熟知,
在很多古诗词中,我们随处可见描写酒为“酒绿”亦或“绿酒”,其实古代的酿酒法与现在的基本上也都一致。而现在市面上卖的无非是白酒,黄酒,红酒。绿酒还真是不多见,常见的也无非是包装上用竹筒酒,那么古人说的绿酒到底为何物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古人怎么样描述“酒绿”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陶渊明(储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杜甫(独酌成诗):“灯花何太喜,绿酒*亲。” (推荐阅读:抖音纸短情长酒桌版视频在哪看,纸短情长酒桌版歌词)
王迥(酒趣):“白玉瓶装绿液浆,好酒应留与人尝。几藏杨林终自饮,犹对空瓶嗅酒香。”
冯延己(长命女。春日宴):“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这些诗词我们可以看出全是古人对美酒的衷心赞美,毫无贬低之意。
古代为什么说酒是绿色的
古代的酿酒,尤其是家酿,没有榨煮过程,较为粗糙,酒熟之后就可以饮用。过滤不净,碎米,碎渣浮在酒面,甚至有的酒糟也没有滤出,这样的酒古人也称之为“浊酒”,《三国演义》中歌词也写到“一壶浊酒喜相逢”,素有煮酒论英雄。所以古代人即说喝酒,也说吃酒,四大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亦是说吃酒,也就是喝酒时连同酒糟一起吃下去。浊酒杂质大,碎米,残渣浮在就面上,时间长了就变成三绿色的如蚁如蛆的糟沫,就是这层糟沫,让美酒有了“绿酒”“酒绿”“绿蚁”等等称谓。《三国演义》中曹植在《七启》中说:“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以鼎沸。酷烈馨香。”这就是“酒绿”的来历、正是这层浮沫,让古代的文人将领爱屋及乌,在赞美酒的同时,也爱上了这层称作“绿蚁”“浮蚁”的浮沫,并将此演变成为对美酒的昵称。
为什么没有过滤的酒是绿色的呢
酿酒是需要及各条件:首先是原料,酒的原料较开始是大米或者子,出色为*。果类当中含有叶绿素等,有条件使得酒接近绿色,古代也有用果类酿酒,即称之为果子酒,用酒坛储存,泥土封口,埋于果树根底,饮用时取出,清冷芳香,湛然甘美,是众多女子喜爱的的佳酿。
酒曲,是可以发酵的糖化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必须保证其原料的新鲜,不让产生微生物变质而达不到制酒的效果。酿酒对水质的要求也极高,需要干净有清香。而盛酒用的盛具也有讲究,需用陶具,那么较后就是要掌握好火候及发酵的温度等等。
在古代,“酒绿”是对美酒的一种赞美,但现代却给其蒙上了一层贬义的色彩,人们很少再把它与美酒再联系到一起,而它与“醉生梦死”。“花天酒地”。“酒池肉林”一样,成为了一种生活奢侈,作风糜烂的代名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22:07
因为古代的酿酒工艺比较简单而且制作酒的酒曲有许多微生物污染,使得酿造出来的酒呈绿色,所以古代文学作品里有提到酒是绿色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22:07
灯红酒绿,这个成语是从古代一直沿用下来的,那古人酿制酒的手法没有那么好,所以酒里面会有很多杂质,就会呈现一种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