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诗《蜂》全文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是晚唐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收录于《全唐诗》中。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为: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译文: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字词注释:

山尖:山峰。

尽:都。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创作背景:罗隐生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对当时考试制度、当时朝廷的失望,以及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大致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

热心网友

《蜂》
朝代:唐代
诗人:罗隐
【原文】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①山尖:小山包的顶尖。
②尽:在诗中为都的意思。
③占:在诗中为占其所有的意思。
④甜:在诗中为醇香的蜂蜜。

【译文】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顶端,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蜜蜂都飞去采蜜。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却不知道)到底是为谁辛苦劳碌?为谁酿造香甜的蜂蜜?

【赏析】
蜜蜂忘我劳动,把自己的劳动果实想给了人类。劳动人民也像蜜蜂一样辛勤劳动,自己却吃不饱、穿不暖。诗人借蜜蜂赞美了劳苦大众,抨击了不劳而获者。
本文来自: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80首。

热心网友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已被占。菜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热心网友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