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演武场遗址郑成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6:4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2:12

郑成功,明清之际的民族英雄,出生于1624年8月27日的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原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他以英勇和聪明才智闻名,其父郑芝龙和母田川氏均为其成长背景的重要人物。他的家族祖籍在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曾是弘光时的监生,后被隆武帝赐姓朱并封为忠孝伯,民间称他为“国姓爷”。


清军入侵福建时,郑成功与其父意见不合,坚持抗清。他与张煌言合作北伐,声震东南。1662年,郑成功带领数万将士自厦门出发,攻克禾寮港,击败荷兰殖民者,此举使他名垂青史,被誉为民族英雄。他在期间,励精图治,加强政治、经济建设,设置府县,鼓励屯垦,废除苛税,兴办学校,改善军民关系,并安抚土著,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伐中,郑成功率军势如破竹,逼近南京,虽一度逼近胜利,但最终因清廷援军而败退,他选择东征,建立新的抗清基地。1661年,郑成功率部出师东征,历经围困和海上决战,最终在1662年2月1日迫使荷兰殖民者投降,回归中国。同年6月23日,郑成功因病逝世,享年39岁,其英雄事迹永载史册,的收复是他为祖国和人民留下的不朽功勋。


他的壮举和忠诚,被康熙帝高度评价,题写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郑成功虽然逝世,但其精神和贡献将永远铭记在历史的篇章中。


扩展资料

郑成功演武场遗址引位于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前的大操场处,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年郑成功挥师北伐之前,曾在此选将练兵,训练出一支拥有万人的“铁人军”,后来成为收复的主力。后在厦门大学同安楼后面的八角亭花园中发现一块长120厘米、宽48厘米的“练胆”石刻,现存于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陈嘉庚先生当年选择演武亭的遗址创办厦门大学,寓意秉承先辈遗志,爱国兴邦。演武亭遗址是当年郑军演武场上重要建筑物,位于厦门大学体育场一带。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