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钧宰代表作品《金壶七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2:2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17:39

《金壶七墨》是黄钧宰的一部笔记小说,包括《浪墨》八卷,《遁墨》四卷,《逸墨》二卷,《醉墨》一卷,《戏墨》一卷,《泪墨》(又名《心影》)二卷以及未刻之《丛墨》。


黄钧宰一生命运多舛,其著作“庚申、辛酉(1860、1861)间一毁于兵,丙寅(1866)高邮运河决,再损于水。”他本人又“不自收拾,听其散佚于蛛丝蠹网之间。”(《金壶七墨·序》)1872年友人梁觐、杨章武代为编辑,请付梓。黄钧宰却说:“人世间事莫不如飘风浮云、镜光石火之过而不留,吾适然遇之,亦即适然书之,里巷妄琐之谈,何足以劳民示识者!”这大概是他穷愁潦倒,无可奈何之感叹吧。《七墨》记录了黄钧宰自道光甲午(1834)至同治癸酉(1873)四十年间的“耳目闻见,可惊可愕之事”,写出了他生平“悲欢离合之遭”,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文学性。


《金壶七墨》记录了黄钧宰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包括对国家重要事件的记录,如1841年的“吴淞战役”,他记录了陈化成抗击英军、血洒炮台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揭露了两江总督、制军牛鉴的可耻嘴脸。尤为可贵的是,在《吴淞从殉》一节中,写出了普通士兵英勇殉义的情况,是难得的历史资料。《粤师误胜》一节写清军“乘贼无备,夜令出战”,烧毁民船,却上报“夷艇四沈溺,死者甚众”,谎称“获胜”,“大帅”不调查、不核实,竟“相庆于室,官吏悉称贺”,其结果“夷人晏然”、“小吏荣升”,而百姓遭殃,可见清廷的,官吏的昏庸。


《遁墨》中的《李国泰》写了上海人民自发联合起来惩治英侵略者及其走狗李国泰的故事。在《遁墨》中的《李国泰》一节,黄钧宰记录了上海人民在英人捉人事件中的英勇反抗,愤怒的群众“奔集天主堂,堕其墙垣,毁其器物,扬言不得人终不休也”。侵略者的暴行,令人发指,百姓痛惩侵略者及其帮凶,又使人扬眉吐气。


黄钧宰笔触所及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重要事件,小到平民的生活琐事,所描写的对象有帝王、官宦、文人、财主、商贾、平民、侠女、娼妓、乞丐。其内容:有家世生平的表述;有地方掌故的考证;有本人为官的实录;还有生动有趣的神仙、鬼怪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对社会黑暗的谴责。在写法上灵活多变,各节之间成篇,短小精悍,可读性极强。不论哪一篇目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沉的思考。


在《金壶七墨》中,黄钧宰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更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揭示。他的作品既有文学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对后人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扩展资料

黄钧宰,生活在清中后期的戏剧家、文学家。江苏淮安人,生卒时间约1826-15年。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