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在联系出版社和编辑之前,要简单分析一下自己作品的市场价值。有的图书质量高、读者面广,不愁没有销量,这些书一般是比较受出版社欢迎,出版过程会比较顺利,同时作者在发表自己作品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稿费报酬。
稿酬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字数稿酬,即按作品的字数支付稿酬,例如一本书20万字,每千字50元,那么总的稿酬是20(万字)×10×50元=10,000元;另一种是版税稿酬,一般图书的版税率在6%~9%,这和图书的定价和销量有关,例如一本书定价20元,实际销售了5000册,版税率为8%,那么作者的稿酬为20元×8%×5000册=8,000元。 无论是作者以哪种方式获得稿酬收入,都要被扣除相应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稿酬-基本免税额)×20%,但是总有一些合理的避税措施。
第二种情况是,有的书内容比较深奥、专业,读者面较窄,市场预期较差。此类书大多数出版社都会要求作者提供一定的资助。因为出版一本图书也需要一定的成本,例如印刷费、审读费用、排版费等。资助的多少和图书的内容、字数、印数、用纸、装帧设计、与出版社和编辑的沟通等多种因素有关。
这里再顺便提一下书号(ISBN),书号可以说是图书的身份证,有了它,图书才能出版。国家相关部门规定,书号严禁买卖,但是很多偏远地区的出版社和实力较弱的出版社很多都以卖书号为生。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介于两者之间,即图书市场预期不明朗,作者和编辑都难以判断待出版作品的市场前景,这里可以采取两方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的方式,即作者提供一定的资助,出版社也承担部分市场风险。例如全部的出书成本是3万元,作者出资1.5万元,另一半成本由出版社承担。
热心网友
这就要看,要不要书号,不要书号,比较好办。自己编辑完了,找个印刷厂,排版印制就可以了,花不了几个钱。倘若,要求具有国家图书馆CIP数据核发的编号(俗称出版书号),从出版制度而言,是不要钱的,但是,出版社从图书营销角度讲,也不能赔本,因此就采取了主张出版者(作者、作者委托者)先预付编辑、出版费用的办法来运作图书出版事宜。也就是说,假如要这个书号的话,① 需要先付出书号费大约2~3万;② 再根据编审印刷、印制数量、发行办法等,这大约是书号费的1~3倍(定价越高,这里的费用越大)。这就是要交的费用。
但要说明一点,交的不是白掏钱,而是要把这些钱作为回购自己出的这本图书的费用使用。例如、一本书单价50元,您交了5万元,您自己就背回1000本书;倘若单价25元,那您自己就背回2000本书。—— 当然,这对作者来说,也是一项比较发愁的事情。
当然,也有另外的情况,如果书稿被认定为:一旦出版,几乎每人都要买。这样的话,就不存在“出版费”的问题。而且稿酬也会提高。
热心网友
主要有书号申请费用,三审三较费用,设计制作排版费用,印刷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