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之”是啥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9:4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06:07

三里之城的“之”是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以翻译为“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原句出自于战国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白话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扩展资料:

之字的其他用法: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句:清 蒲松龄《狼》:“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白话译文:用刀劈狼的脑袋,劈了几刀杀死了狼。

2、表示第一人称,我。

例句:西汉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白话译文:不知道将军宽容大度到这个地步。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唐 刘禹锡《陋室铭》:“何陋之有? ”

白话译文:这有什么简陋呢?

4、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性的作用。

例句:唐 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

白话译文:没有繁杂的音乐扰乱了两耳的清静。

5、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句:战国 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

白话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6、音节助词,无实义。

例句:战国 孟子《孟子·粱惠王上》:“填然鼓之。”

白话译文:战鼓咚咚敲响。

7、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例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白话译文: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06:07

“之”译为“的”,作助词。

“三里之城”出自:先秦时期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扩展资料:

“之”的所有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

例句:

“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

例句: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

例句:

“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

“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句: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性。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

例句:

“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

5、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虚词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是状,谓后补”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之”的用法就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且看下面的分析:

(1)、 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

例句:

作《师说》以贻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

(2)、 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性。

例句: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 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

宋何罪之有?

何陋之有?

(4) 、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 、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

例句: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6)、 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

例句:

吾欲之南海,何如?

辍耕之垄上。

(7) 、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

例句: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06:08

助词,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06:08

介词,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