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透视南昌何以“长红”

2025-01-10 来源:独旅网

光阴荏苒,流年似水。

冬日阳光洒在赣江水面上,近处波光粼粼,远方辽阔湛蓝。到滕王阁去看“海”,到万寿宫去听一支麦脱口秀,到五星白鹤小镇去观鸟,元旦到八一广场看升旗……打开社交媒体,南昌的热度居高不下。

最近三年来,南昌市坚定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充分挖掘豫章文化精髓、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城市形象不断刷新,阔步迈向“长红”。

从单点游览到全域融合

这些日子,以崭新姿态迎客的滕王阁景区牵动人心。

滕王阁景区是南昌也是江西对外展示的一张文化名片,一直站在南昌的“C位”。忆往昔,这个“C位”在国内外一众著名文旅IP千帆竞发的大背景下,并没有明显的“出位”优势,无论是游客数量还是游览口碑,都处在不温不火的位置。

究其原因,在文旅市场越来越强调新模式新玩法、不断提升文旅能级的当下,城市文旅品牌建设靠景区单点升级已很难突破流量天花板,唯有要素互联,通过产品组合带来流量叠加效应,才能赋予文旅更大的想象力。

近年来,南昌市果断构建全域旅游格局。2024年,梅岭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铜源峡、绳金塔景区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八一起义纪念馆获评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基地;东湖区获评2024年“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区),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获评“风景独好”旅游名镇村,青云谱区洪都夜巷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另外,蟠龙峰景区、五星白鹤小镇免费开放,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上新“丹漆海昏”专题展、110家孺子书房全面运营,保利大剧院盛大开幕、“光影八一”灯光秀火爆出圈,大士院焕新开街,联动万寿宫、珠宝街重新点燃“城市烟火气”;八一广场升旗仪式不断提升英雄城市气质,春节、国庆节两场烟花晚会闪耀“一江两岸”,明星演唱会“炙手可热”;龙舟赛百舸争流、羽毛球世青赛掀起青春风暴、英雄马点燃奔跑激情……农文旅、文商旅、文体旅,合纵连横,互相赋能,花样翻新,让更多人来到南昌、爱上南昌。

滕王阁景区免费区域越来越大,游客量和景区收入反倒取得“双增”。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至11月,滕王阁旅游区接待游客达1209万人次,核心景区接待游客379万人次、同比增长4.1%,景区旅游综合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0.02%。免费开放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2021年开街以来,至2024年11底共接待游客超6500万人次,成为南昌引流担当。2024年1月到11月,街区旅游综合收入超3.5亿元。

2024年2月10日晚,南昌市举行迎春烟花晚会,给游客市民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从单点游览的“独角戏”,迈向全域融合发展的“大合唱”。南昌城市文旅规划已转向更高阶的全域产品组合、关联产业融合的比拼,以此实现消费场景的升级和文旅模式的更新。

2024年1月至11月,南昌市共接待游客2.18亿人次,同比增长7.97%,南昌正成长为“外地人喜欢、本地人自豪、年轻人向往”富有活力的“长红”城市。

滕王阁景区“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及北扩工程,是2024年度南昌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2025年元旦当天,滕王阁景区将以崭新面貌迎接游客,古色古香的建筑群绵延近3公里,宛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卷在赣江之畔徐徐展开,市民游客漫步滨江步道,兴致勃勃地观赏“豫章十景”,登阁览胜、乘船观“海”、赏景尝鲜,一系列美好体验无缝衔接。

滕王阁景区的成功转型与品质提升,已产生显著辐射带动效应,逐步构建起以“滕王阁—万寿宫—绳金塔”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商圈,深度推动文化与旅游、商业、休闲等产业的有机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增强南昌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综合吸引力与品牌影响力。

南昌市的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拆除景点景区管理“围墙”,实现多规合一,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了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

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文旅不再是游山玩水“收门票”的简单复制,而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抓手。

2024年1月至11月,南昌市旅游综合收入2196.36亿元,同比增长9%,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文旅动能。从绝对数量来看,文旅产业已成为南昌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这与南昌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保持一致:从“二三一”向“三二一”方向调整,即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减少,第三产业比重增加。

旅游发展承担了新使命,需要从战略全局上重新思考与谋划旅游发展新理念、新模式,获取更加强劲的动力源泉,释放旅游综合功能。

综观近年南昌市的文旅发展,注重项目为先、产业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是显著特点。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文旅重点招商成效显现,签约文旅项目16个,总签约投资额22.19亿元;全市现有重大重点文旅项目65个,总投资545.23亿元;正全力推动市图书馆新馆项目开工建设,陆军博物馆、新豫章书院、市博物馆新馆、梅岭云端索道等一批文旅新地标加速推进。

通过重点扶持,不断激发产业动能,2024南昌文旅消费季暨“豫章早七点”活动,一次配发了5000万元专属文旅消费券,带动南昌文旅商消费超亿元;积极推进“文旅贷”试点工作,41家企业被纳入“文旅贷”名录库,发放贷款企业8家共3290万元。

设计精巧、内涵丰富的“南昌礼物”旅游商品,已成为很多来昌游客的“心头好”。南昌市积极扶持南昌旅游集团成立旅游商品企业,通过两年来的有效运营,2024年该企业销售额有望突破5000万元,年利润预计突破1000万元。

从经营景点到运营城市

2024年前三季度,南昌全市博物馆接待参观群众700余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城市提升为文旅推波助澜,文旅升级为城市锦上添花,这是局部与整体的正相关作用。近三年来,从“特种兵”式旅游的走马观花,到流量初起的“网红”城市,再到今天的城市形象跃升,南昌的蝶变,是谋定而动、大胆破局、坚定前行。

南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万利平认为,南昌的流量和“网红”只是表象,品质和体验的提升才是内核。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必去城市”,南昌位列其中。携程发布的2024年口碑榜年榜,南昌又入选“全球100热门目的地”“亚洲100热门目的地”。《世界城市名册2024》中,南昌从第301位跃升到第181位,成为进步最快的城市之一,“物华天宝的生态城市,人杰地灵的英雄南昌”的城市品牌更加响亮。

当流量短暂性地涌入一座城市,可能带来一场狂欢;而当流量持续地流向一座城市,则可能彻底改变城市的风气、格局。

2024年7月5日,夜幕降临,南昌市华灯初上,群众聚集在新洲文化广场纳凉赏景。

在很多城市,“胡子工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影响城市形象,考验民心耐性,“胡子工程”攻坚更是一场硬仗。2022年至2024年,南昌市连续三年向“胡子工程”开战,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胡子工程”攻坚专项行动指挥部。梳理这三年完成攻坚销号的部分“胡子工程”,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新址建设项目、绳金塔周边道路改造工程、八大山人广场公共停车场等项目直接和文旅相关。

西湖区孺子亭公园综合改造工程PPP项目中,有关部门规划建设主动听取民意,将公园美景延伸到主干道附近,让公园真正融入城市,融入市民生活。

南外环高速公路、志敏大道改造、双港大街上跨昌北站立交桥提升改造、姚湾综合码头、老电力大楼拆除等“胡子工程”的攻坚销号,使曾影响城市形象的老工地,华丽变身城市发展的风景线。“人人都是旅游环境,处处都是旅游景点”,它们的蝶变,见证了南昌全面落实省会引领战略,聚焦“一枢纽四中心”建设目标,攻坚克难的决心与行动,亦彰显了从“经营景点”到“运营城市”观念的转变。这场从拆除到新建、改造的城市更新行动,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外在面貌,更精准对接了民生需求,于细微处提升了居民幸福感。

无论是“十桥同架”还是“六坝共筑”,以致每年票决的“十大民生实事”,在大手笔扮靓城市外貌的同时,也为文旅增添了精彩大写意,比如“揽山入城”,再比如南昌那片“海”。

一座外表美丽、肌理干净、人民温暖的城市,才能让远方的客人“没来都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从市井民生到城市精神

不谋一域者不足以谋全局,不谋一时者不足以谋万世。

解构南昌文旅的破圈出位,与南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建设密不可分。把文旅工作放在全省、全国大局中来定位和统筹,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高频次调度、调研文旅工作,为文旅发展定蓝图、作部署、提要求,是推动南昌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总策划”“总设计”。

2024年10月1日,南昌市在八一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现场人山人海,数万游客市民齐聚广场,共同高唱国歌祝福祖国。

从硝烟战火中走来的英雄城,始终把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在重要的节日和时刻,到八一广场见证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已成为南昌的专属“浪漫”。

南昌市持续在城市活动中根植城市精神,从八一广场升旗仪式激荡家国情怀的自信,到国际龙舟赛百舸争流的发奋;从千名“泳士”横渡赣江的团结、十万人迎新健步行的齐心,到每个节假日推出的军人免费客房活动,“敢为人先”的八一起义红色基因生生不息,“天下英雄城”无愧英雄之名。

南昌显然并不满足于此。根据此前规划,到2025年,南昌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要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翻番,旅游产业主要指标增幅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在江西全省规划中,南昌还被赋予成为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极核”的期望,明确要推进建设以南昌为旅游中心城市的城市旅游体系,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2024年12月5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批复了《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总体规划被视为一座城市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了城市性质、核心功能、人口规模、用地面积和发展空间,重要性不言而喻。

南昌《规划》编制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始终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打造有温度的城市。

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吴頔表示,在城市公园体系方面,《规划》立足南昌“大都市、大生态”的特色,完善城乡公园体系建设,均衡优化公园绿地布局,形成内外衔接、融合成网的“生态—绿地”开敞空间系统。《规划》提出适时推进近郊区域郊野公园建设;围绕青山湖、艾溪湖等城内大型湖泊水系,打造一批内容丰富、设施完备的综合公园;因地制宜推进具备特定使用功能的专类公园建设;见缝插绿增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绘就“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的美好画卷。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