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狐主任力荐!假期好搭档《陪你去逛动物园》

2024-10-02 来源:独旅网

“自然感悟”家族又添新成员啦!

这次是一本 超级实用、轻巧便携动物园随行手册,堪称假期生活好搭档!

《陪你去逛动物园》是资深动物园爱好者、 自然教育达人卢路(@大耳朵猴儿),结合多年来游逛世界各地动物园的心得和独家经历,用心完成的佳作。

这本书有多实用呢?

看看下面这些大咖的赞赏好评,就知道啦!

卢路从动物的吃、住、行入手,逐步展开到动物的繁殖、医疗,然后又引出大家最感兴趣的饲养员的日常工作和动物园的参观攻略,从中能看到一个自幼热爱大自然的孩子长大以后对动物园的包容和善意。

——张恩权 北京动物园研究员

这本书解答了游客最常问到的关于动物和动物园的疑问。卢路场换着不同的“机位”,将动物园的“游客视角”“饲养员视角”“爱好者视角”和“动物视角”剪辑得温润丝滑,妙趣横生。

—— 沈志军 南京市红动物园园长

中国动物园协会副会长

作者自幼热衷“逛”动物园,从中精研劬学,“逛”出了学问,“逛”出了门道;边读此书,边逛动物园,定有意料不到之收获。

—— 张劲硕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

语言接地气,插图也到位,让动物园的“后台“变为了“前台”。谢谢卢路让大家认识真正的动物园。

—— 杨毅科普作家、 中国科协专家库成员

就在9月24号, 狐主任也发视频推荐了这本书,还没看过的小伙伴速来围观:

狐主任的

评价

逛动物园的门道,这本书讲得很全面。书里的案例都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和亲耳所闻,读过此书再逛动物园,你将收获数十倍于之前的知识和快乐。

——张辰亮 《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

《博物》杂志副主编

时间倒推到8月24号,我们在 国家动物博物馆举办了这本书的第一场线下活动,现场简直太火爆了,读书会竟有了演唱会的感觉:

已经买到书的许多读者朋友都纷纷发来好评,说这本书不只是知识干货直击痛点,让人看得大呼过瘾,而且 书里的插画也是相当精彩,好多还暗藏着彩蛋,给阅读带来小惊喜。

说到这儿就必须隆重介绍一下这本书的插画师—— 他的名字叫梁伯乔,微博 @兔子的漫画小窝,江湖人称兔子同学。他是专注科普漫画创作的动物爱好者,给不少科普图书都绘制过插图,而且也做文创设计哦。这里浅浅放几张插画,诸君感受一下:

这本书现在是京东独家销售, 限时八折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动物园里有哪些

鲜为人知又妙趣横生的精彩故事吧!

1. 动物园里的“十万个为什么”

“这鳄鱼怎么不动啊?”“你们动物园的鳄鱼是假的吧?” 这样的发问我在动物园的两栖爬行馆里经常听到。所以那些鳄鱼是假的吗?答案显而易见,当然不是了! 那为什么鳄鱼不爱动呢?

以我国特产的扬子鳄为例,它们正常状态下会选择在枯木或者河中岛屿上趴着,一动不动地晒太阳。只要不受到惊吓,它们能一整天都保持这个状态。 到了秋季,天气转凉,扬子鳄能够享受阳光的时间也一点点减少, 它们会在池塘泥岸边挖一个深洞,钻进去开始冬眠。所以选择去动物园看两栖爬行类动物的时间也非常讲究,要是在冬天去看两爬动物,吃了闭门羹也实属正常。

夏天营业,冬天休假——不爱动,就是鳄鱼展示的自然行为

除了温度低的时候不爱动之外,长期的自然演化中, 多数两栖爬行动物都成为了机会主义者,从狩猎方式来看,也是守株待兔式,并不需要“动”。还是以鳄鱼为例,即便在不需要冬眠的非洲,那里的尼罗鳄也同样一动不动,要么岸边晒太阳,要么水中伏击。不过尼罗鳄一般不会主动追击猎物,它们都是在水中一动不动,完全看不出任何生命迹象,一旦渡河的角马、斑马、羚羊入水,它们就一跃而出,闪击取胜。饱餐一顿之后,它们带着满足感爬上岸边,晒着太阳,利用温度慢慢消化——“躺平”这件事在鳄鱼这里既合情又合理。

北京动物园有一个“名场面”,当你走进园区西北角的食草动物区,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欸,怎么有个动物在房顶呢?”走近之后会看清楚,那是一头浑身金毛的羚牛。 为什么羚牛上房了?

原来,羚牛跟普通的家牛不一样, 羚牛最喜欢的地形就是坡度很大的山地,它们特化的蹄子和强健的四肢,在山里攀爬简直是如履平地。对于一天不爬山就浑身痒痒的羚牛,空间有限的动物园,自然很难满足它们的这种本能需要。地处平原的北京城区,也没有山地提供给它们。于是动物园想了一个主意, 既然登高是羚牛的天性使然,那么不如以房代山,让它们试试这个“人工高山”。

园方在展区内搭建了一座天梯,直通羚牛区的房顶。这个房子本身就是羚牛的卧室,这个做法充分借用现有的素材,给羚牛改造出了“一座山”。建好后羚牛果然很买账,陆陆续续自信地走上天梯,非常自然地接纳了这座专门为它们精心打造的“人工高山”。在阳光明媚的下午,经常可以看到一头羚牛卧在房顶,悠然地享受着夏日午后,也把这种空间的碰撞冲突演绎得更加和谐。

没条件上山,上房凑合一下吧

有一次我在动物园游览食草动物区时,看到一些游客围在梅花鹿展区前面指指点点。爱凑热闹的我走上前去,只见展区中卧着一只体型健硕的梅花鹿,但它的脑袋上殷红一片,鲜血淋漓。游客们有的好奇,有的惊讶,有的拿着手机拍,还有的孩子感觉有点恐怖。旁边的饲养员忙不迭地跟大家解释:大家不用担心,我们刚刚给梅花鹿做了个小手术……

饲养员为什么要给动物园的鹿做“小手术”呢?因为发情期的雄鹿血气方刚,情绪非常不稳定,经常是杀红了眼六亲不认,有时候冲动起来,就连母鹿和小鹿也会成为它们的攻击目标,饲养员在靠近的时候也可能被它们误伤。 而进入角斗期的雄鹿,角部都已经完成骨质化,又尖又硬,不亚于一把锋利的长矛。所以在动物园,饲养员都会在鹿角还没有骨质化时就把它割掉,避免悲剧发生。

一般饲养员会先把鹿麻醉放倒,然后用扎带绑住鹿角的根部,过程中还需要用眼罩遮住鹿的眼睛,最后用手术锯从根部把整根鹿角锯下来。因为这个时候鹿角还没完全骨质化,比较软嫩,所以切割过程非常快,当然也会伴随着流血的情况。完成后打开眼罩,让昏昏欲睡的它们缓一缓,很快它们就能站立起来,一切如常了。

锯掉大角,是为了鹿和人的安全

2. 超能饲养员的“幕后”和“台前”

现代动物园理念中, 饲养员这个称谓正在被“保育员”逐渐取代。 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改变, 更意味着这个角色在现代动物园中的多元化。

我们先来还原一下饲养员的一天:

早上游客还没入园,饲养员就要来到工作岗位了。 首先要观察动物的状态,饲养员有时候比兽医还敏感,因为他们和动物日日相伴,动物的一个眼神不对劲,他们就能觉察到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如果状态没问题,身体无外伤, 再看看饲料,哪种吃得多,哪种吃得少,哪种有剩余等,都要一一记录。

下一步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铲屎”环节,但是也不能上来就铲,同样还是要进行一番观察:动物的便便是稀是干?有没有带血的?有没有拉出虫子的?有没有拉出异物的? 都需要看仔细。 最后才是把一晚上动物排泄的粪便清理干净,谁还不希望自己的屋子干干净净、整整洁洁呢。打扫完毕后,就可以把动物放入展区迎客了。

饲养员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便是“铲屎”

动物“上岗”后,饲养员接下来的工作是准备早餐。动物园里不同的动物每天的吃饭次数也不同,大多数只有早餐和晚餐两顿,所以食物一定要保质保量。我在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猫科馆里,有幸看到了饲养员准备早餐的环节。

为了让花豹吃饭更有难度, 饲养员也练就了爬树的能力,把肉块放在树干高处、溪流的石块上、灌木丛中。想吃肉,得自己找。夏季运动量小,喂食频率降低,食物热量也要控制;入秋后动物也要贴秋膘,食物的脂肪含量明显提升,对于熊和灵长类等杂食动物来说,这个季节饲养员会在饲料中加入坚果等高脂肪食物。 由此看来,饲养员至少得是半个营养师,懂得在不同季节,根据动物的不同状态,给它们搭配营养美味的餐食。

没有人比饲养员更了解笼中的动物,它们的行为特点,包括举手投足,甚至坏习惯,相信每个饲养员都如数家珍。我认识一位原北京动物园的知名饲养员,想必很多人都认识他,就是 二宝杨毅老师。

当年他在饲养二趾树懒的时候,国内并没有大规模饲养,所以饲养的方法各个动物园也都尚处于摸索阶段。生活在南美洲的它们到底爱吃什么?天天吊挂着怎么喝水?树上生活怎么排便?每天一动不动是正常状态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杨毅老师。

既然国内信息不多,那就转战国外。他亲自前往世界排名前十的新加坡动物园“偷师”,还真把国外成熟的饲养方式学到了,结合咱们国内的气候和环境,最终研究出了一套适合本土的饲养方法。

很快,他饲养的二趾树懒就生宝宝了,而且在展区内行为非常丰富。所以你看, 一个优秀的饲养员,还得在查找资料、钻研能力甚至外语水平上多向发展。

行为训练已成为现代“铲屎官”的一项重要工作

3.展区里的“交换空间”和“装修秘笈”

从上世纪的铁笼子水泥地到现在的生态展示区,动物园里的动物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住房改革”。生态展示区是如何做到既赏心悦目,又符合动物需求的? 游客看不到的动物“卧室”部分,又暗藏了哪些学问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房间住的时间太久了,就逐渐没了最初的新鲜感,目之所及都是熟悉的一切,感觉好无聊。这个时候家庭成员们往往会筹划着重新装修一下,我们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动物园里的动物就更有了,毕竟它们要在这些房间里住很久,甚至度过余生。

所以给动物的房间不定期做一些改变,对于它们的身心能带来积极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给动物“装修房子”。今天咱们就给长臂猿的展区来个模拟的全方位装修。首要的设计理念就是充分重视房间挑高。由于臂长过膝,在野外长臂猿基本上是不下地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林间轻盈灵动地荡来荡去。因此在给长臂猿选择“家”的时候, 一定要选择高度充足的房间。

接下来就要给家里进行大规模硬装了。因为喜欢悠来荡去,所以各种攀爬设施必不可少,单一的攀爬设施未免太过单调。在考虑给它们多种选择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房间中垂下麻绳、仿真树藤,以及用竹子脚手架在展区中搭建高大的栖架。

把这些放进去后,它们的空中落脚点就多了不少, 整个家也逐渐有了“丛林”的感觉。长臂猿是热带动物,在硬装完成后,还要布置一些热带植物作为软装。有条件的话,再加上一条人工的小溪流,一个科学、体贴又有野趣的长臂猿样板间就有了雏形。

装修中的长臂猿样板间

在动物园中,根据每种动物不同的行为和习性,家的设计理念和装修方案也有所不同。家里不时做一些小规模的改造还可以,但若都像前面长臂猿这样大拆大改,肯定不现实。所以动物园就开动脑筋,把一些行为相似的动物放在一起作为邻居饲养,这么做的原因你肯定想都没想过: 动物园要让它们彼此 “串串门”。

接下来要向大家展示的是美国费城动物园的猫科动物展区,这里生活着东北虎、非洲狮、雪豹、美洲虎四种大型猫科动物,它们的爱好特点不尽相同,但都是谨慎敏感的大猫,都需要树干作为猫抓板,而且都喜欢猫薄荷。每只大猫都拥有一间独立的卧室以及宽敞明亮、生机盎然的室外会客厅。

一般动物园在展区设计的时候,通常用一个通道连接内外展区,能把动物从卧室引导到室外客厅即可。这样的弊端就是,这只动物一辈子只能流连于自己的卧室和客厅,难免枯燥。但费城动物园在四个室外客厅之间 设计了一条空中隧道,于是轻松实现了老虎去狮子家做客,狮子去雪豹房间拜访,雪豹去探索美洲虎地盘,美洲虎则将味道留到老虎的展区。当然它们之间肯定不会碰面。

通过这种方式,每只动物至少有了四种选择,原本枯燥的生活也变得不一样了。完全陌生的环境,伴随着陌生的气味,就会引导着动物表现出寻找或者做出气味标记等更多自然行为。饲养员表示,他们经常看到老虎来到雪豹展区后,在雪豹固定撒尿的地方蹭了又蹭,最后不忘喷上一些自己的尿液,像是在和这里原来的住户打招呼:“嘿,今天来你们家串门儿了。” 这属于动物园丰容中的“感知丰容”。

空中通道实现了动物们“串门”的愿望

怎么样,这一番“管中窥豹”下来,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想要带上这本书去动物园探索一番了呢? 希望大家都能在游逛动物园的过程中,收获数十倍于之前的知识和快乐。

显示全文